工业绿色化转型正迎来系统性深化的关键节点。近日,工信部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度绿色工厂推荐工作的通知》。本年度推荐工作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重点行业清单涵盖钢铁行业、石化化工行业、有色行业、建材行业、机械行业、轻工行业、纺织行业以及电子行业等八大行业。
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的五项一级指标分别为:能源低碳化、资源高效化、生产洁净化、产品绿色化、用地节约化。其中,能源低碳化与资源高效化占比最高,分别为30%。绿色工业园区评价要求也明确提出“建设园区能碳管理中心”的重要指标。
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强调,根据工厂建成运行的能碳管理系统平台与评价要求中指定业务功能的符合数量进行赋分,12 项指定业务功能分别为:能耗查询、能源消费量和强度计算、能源消费分析与用能策略推荐、能效对标、能流分析、能效平衡与优化、用能与碳排放预算管理、碳排放、碳足迹核算、供应链碳管理、碳核查支撑、碳资产管理等。
产品绿色化指标则对产品碳足迹报告提出要求:工厂需要依据 GB/T 24067 等适用的标准或规范开展主要产品碳足迹量化并提供报告,将根据已开展情况进行赋分。
相关政策
权重分值:6分
权重分值:5分
权重分值:10分
12项功能
康派智能能碳管理平台,可高效响应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全面匹配评价中的指定业务功能。平台以 “精准、智能、可视化、轻量化” 为核心,提供能源全生命周期管控解决方案,覆盖用能数据采集、能源管理、能耗实时监测、碳监测碳分析、产品碳足迹、节能减排及智能控制等关键环节。
以下是康派智能能碳管理中心的12项业务功能:
能耗查询:实现对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电力(包括火电、水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余热余压发电等)、热力,原料用能,以及用作燃 料的甲醇、乙醇、氢、氨等能源消费数据的实时更新、查询、历史数据追溯等。
能源消费量和强度计算:依据《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等国家标准,计算一个时间周期内,工业企业和园区的能源消费量,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值/增加值综合能耗等。
能源消费分析与用能策略推荐:结合实际需求,对用能单元在一个时间周期内的用能结构、成本、能效等进行计算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优化用能配置、清洁能源使用等推荐策略。
能效对标:对各用能单元、各生产时段内的能源消费情况进行监测,开展主要工序、重点产品和设备等的能效对标。结合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等要求,支撑开展节能管理。
能流分析:通过绘制桑基图能源平衡表等,对能源输入、转换、分配、利用等全过程进行计算,对能流、能效与损失等进行分析,实现对能源流动全貌的查看、重点能耗环节的识别等。
能效平衡与优化: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结合能效对标、能流分析等,优化工艺、设备等运行参数,实现能源综合平衡与优化调度。
用能与碳排放预算管理:对一个时间周期内工业企业和园区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进行分析预测,实现用能和碳排放的全流程管理和动态调整。
碳排放核算:依据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规则标准,计算一个时间周期内,工业企业和园区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实现碳排放来源追踪、碳排放趋势分析、超排放预警等功能。
产品碳足迹核算:从产品原材料获取、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和回收处理等环节采集数据信息,结合绿电绿证交易情况, 实现产品碳足迹在线核算、碳足迹报告生成、支撑产品碳标识认证等功能。
供应链碳管理:面向上游供应商,依据供应链场地数据采集标准和规则,采集材料用量、能源消费等数据。面向下游用户, 结合应用场景的实际需求,提供产品碳足迹核算过程、结果等。
碳核查支撑:支持碳排放核算的过程数据和原始凭证追踪和溯源,实现碳排放报告在线自动生成,完成碳核查相关材料汇集和导出。
碳资产管理:实现对各类碳资产(如碳配额、国家核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等)的分析展示,支持对某一履约周期的碳配额录入,对新一个履约周期的碳配额测算等,对配额指标使用情况开展预测预警。
能碳管理平台将呈现能源及碳排放管理可视化界面,核心实现三大功能:
1.以2D/3D图形化方式,清晰呈现复杂的能源与碳排数据;
2.支持实时查看企业总能耗、分类/分项能耗、碳排放量、节能成果等关键指标;
3.通过多维度、多周期的数据对比及分析报告,为企业碳中和路径规划提供数据支撑,赋能管理者制定科学的节能降碳方案。

